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donation_iistone
  • Instagram_iistone
  • threads_iistone
  • vocus_iistone
  • 7-11_iOpen

踏查屏東阿猴城:尋找消失的城門

已更新:4月18日

你可曾想過,你所駐足的這塊土地,是如何成為今天的樣貌?那些習以為常的景色,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?

有一次我在屏東市區閒晃散步,無意間發現路口豎立著有點舊舊的指示牌,上面寫著「阿猴城西門舊址」,當時的我心頭浮現一個問號,「西門?明明屏東市只有東城門,我難道錯過了什麼嗎?」,為了解開心中的這個疑惑,我展開了小小的調查。


阿猴城西門在哪裡?其他如南門、北門又各自在哪?明明有指示牌,指的方向卻什麼也找不到,到底阿猴城門舊址在哪裡?




「阿猴城」是什麼?


根據國家文化資產網的資料顯示,阿猴城是清道光 16 年 (1836) 為了因應外患,在當地仕紳陳情之下,由官員同意在阿猴建城,並在名義上擔任監造,由仕紳籌款與進行建城工程。因非縣廳城,鳳山縣志的「規制志」中無阿猴城規模形式的記載,到了日治時期因為都市計畫修築道路而大肆拆除城門、城牆,如今只剩下東門「朝陽門」保留下來。


而之所以命名為「阿猴」,是取自此地的平埔馬卡道族古聚落名「akau」。



然而有關阿猴城的資料,找遍網路資料,發現文獻屈指可數,不過幸好還是找到了珍貴的研究文獻,在利天龍老師的論文〈水落石出?解開阿猴城輪廓的歷史謎團〉中,他透過史料分析與地圖比對,指出東、西、南、北城門的具體位置。


為了想要知道這些城門曾經的地點,以及想了解實際阿猴城的規模,我帶上相機,展開一場阿猴城門的踏查之旅。



根據利天龍老師研究結果,列出阿猴城門的位置


在地圖上列出阿猴城門的位置,才發現原來「城」不一定是圓形或方形的欸!屏東市的阿猴城反而是有點長長的形狀,不過城牆位置幾乎已不可考。




阿猴城西門、西門大街


阿猴城西門舊址位在現今的重慶路與民族路交叉口,也就是唐榮國小的操場西南方。根據文獻顯示,阿猴城西門是當時最熱鬧的地方,這裡不僅座落了「下淡水縣丞署」(位於現今的唐榮國小),更有著宗教重心的慈鳳宮(創建於明朝永曆十五年,乾隆十一年擴建木造宮宇於現址),而位在慈鳳宮與唐榮國小中間的「媽祖巷」,很可能就是西門前的古道——西門大街。


縣丞署:「縣丞」是一種官名,僅次於縣令,類似副縣長的概念,縣丞署就是縣丞辦公的地方。


身為屏東人,我居然不知道媽祖廟跟唐榮國小中間藏了一條路!實際踏查才發現,原來這條小小的古道,竟隱藏在媽祖廟金爐旁、宛如店家的入口,不起眼到我從沒發現它(笑)。






走進媽祖巷,這條巷子的寬度僅僅只有約一公尺寬,而且是越走越小條,彷彿迷宮一般蜿蜒,走到巷子深處更只有兩人並肩那麼窄。


現在的媽祖巷,幾乎都只剩下住家居多,然而根據資深網友們的分享,大約 40 多年前,媽祖巷有非常多的商家,有米行、家庭理髮店、柑仔店、旅社、煎餃攤、黑輪攤、肉粽攤、麵攤、還有賣蠶寶寶的店,非常熱鬧且住戶間的凝聚力很強。早期還曾聚集番薯交易生意,因此有「蕃薯市」的別稱。


媽祖巷如今尚有經營百年的米店、老字號旅社仍在營業中,只是網路資料極少,想了解更多故事,可能得要實地訪問在地店家與長輩才能得知囉!



媽祖巷通往民族路的出口,還有一棟美麗的老房子



阿猴城南門


阿猴城南門據說位在復興北路靠近逢甲路交叉口,對比現在就是個車流量超大的路口,鄰近超過一甲子歷史的中央市場、日治時期巴洛克式建築的臺灣銀行中屏分行,由於市區都市開發,想當然這裡是半點城門遺跡都看不到了。



阿猴城南門舊址,大約落在復興南路與逢甲路口



阿猴城北門


阿猴城北門的位置大約落在中山路、信義路、南京路與忠孝路所圍成的街廓內,現今這裡是日式建築的勝利星村成功區。



阿猴城北門舊址約在勝利星村成功區裡


阿猴城東門


作為阿猴城唯一保留至今的城東門——朝陽門,坐落於屏東公園田徑場旁邊,從小到大看得很習慣,卻從沒想過這道門背後曾有什麼樣的故事。


現在想想,屏東公園成立於日治時期明治 35 年(1902年),現今的田徑場在日本時代曾是阿猴神社,同時有著日本神社、清代城門在同一個空間裡,畫面想必很有意思。


網路上有人說,東門之所以能保留至今,可能是因為它的地點較不影響日治時期都市計畫,才得以倖存至今,我覺得這個說法蠻有趣的,就是這樣的陰錯陽差,才讓我們這一代的人們得以見識清代屏東市的歷史。








小結


實地徒步走訪清代阿猴城的四個城門舊址,當下的我第一個想到的是:「阿猴城好小!」不過仔細想想,對於清代交通不發達、人口少的屏東市來說,這個尺寸很夠用了啦!


雖然阿猴城的四個城門,僅剩東門可供追憶,無法像臺南一樣舉辦類似「府城城桓300年」的走讀活動。更加可惜的是,阿猴城並非縣廳城,因此沒有留下任何建城的詳細資料,根據文獻調查可知,阿猴城的城牆是刺竹土壘所建,不像磚石牆容易留下痕跡,這也讓重現阿猴城城池規模的任務又更加困難許多。


儘管如此,在踏查阿猴城城門遺址的時候,我彷彿能透過這樣的路徑,用不一樣的角度去認識屏東市,去探索在不同時間線中,這個城市的樣貌。原來,早在清代時期,作為平埔族馬卡道族「阿猴社」的範圍,已有一群人在這塊土地生活著。


當時的人們究竟還留下了什麼故事?「阿猴」又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樣貌?好多好多的疑問彷若種子般發芽,等待著我們去探索發掘。




想看更多有關屏東的故事,歡迎追蹤我,跟著邊境牧羊犬一起探尋地方趣事!



 

喜歡這篇文章嗎?你可以:


✅ 為文章按下愛心

訂閱茶水間,獲取最新文章通知

請邊境牧羊犬喝飲料,支持我持續創作好文章!

✅ 追蹤邊境牧羊犬 粉絲專頁 / Instagram / Threads,看更多生活小心思


延伸閱讀:

贊助一杯咖啡 支持創作者

Comments


h2
h3
h4

化讚賞為偏鄉弱勢孩童的光

訴訟擔當 :兒子 聲昀律師、筑庭律師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_iiStone
  • 0D898315-3B9E-4995-A823-BBBC778206A9
  • 線程
  • vocus_iiStone
  • 7-11_iOpen

願景:元石聯合志工協會

共同發起:核果資訊學苑 (共同創辦人)、元智大學校友總會(前會長)、有巢氏房屋 楊梅萬大店(李店長)、極上教育諮詢(股)公司 (執行董事)

©2021 by 石頭哥的志工平台. Created with wixexpert.hk - Roland

bottom of page